迷你聯合國 成大外籍生與本地生共商臺江鹽田新發展

報導記者
秒捷記者 / 陳祺昌採訪報導   2020-07-30 16:12
點閱3621
分享至Googl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微博分享至LINE分享至facebook

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王筱雯「永續發展跨域原理」及「濕地環境管理」,兩門課程以提出在地課題解決方案為導向,今年集結成大各系所約40名外籍學生及本地學生,走入臺江鹽田濕地場域,共同為鹽田復育提出方案。該方案受到臺江國家公園肯定,並委託王筱雯團隊進一步研究,將做為國家公園管理的決策依據,也促成外籍學生參與本地永續發展的美事。
 
臺江鹽田濕地為早期鹽業時期重要製鹽產地,王筱雯表示,鹽田廢曬後因環境變遷,成為生態潛力極高的環境,例如,該區有沙灘清道夫「東方環頸鴴」築巢孵蛋,同時也是保育類候鳥黑面琵鷺棲地。附近聚落考量淹水風險等威脅,過去多維持鹽田內不進水為主,影響重要物種的棲息,目前臺江國家公園積極尋求復育方案。
 
「引水復育鹽田生態,居民其實十分擔心提高淹水風險」,來自泰國的楊秋麗(Thanyatorn Kitiwanprasarn)表示,泰國與臺灣一樣,也面臨水患問題。楊秋麗發現,泰國政府與居民之間缺乏討論與共識,諸多問題待解。印尼學生艾琳(Tania Meira Aveline)父親在印尼從事工程營造業,常遭遇環境開發與居民生存的兩難衝擊,她觀察到臺灣七股居民普遍重視且關心社區發展,坦言「環境發展跟居民最直接相關,應該也要納入他們的意見」。
兩門課程今年聚集成大15個系所,29位外籍學生及11位臺灣學生。洪偉洲說,與不同文化背景與知識專長的同學,透過扮演學者、在地居民、公部門、開發營造者等各種不同角色,有助刺激思考。

 
同屬成大「跨領域永續發展全英語學分學程(The Certificate Program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PSD)的兩門課,其活潑生動且兼具實務產出的上課方式,是成大眾多外籍生口耳相傳一門課,同時也頗受本國學生青睞。規劃未來將出國求學的任之認為,與外籍學生合作做報告很有趣,「外籍學生很敢講、立場不一樣,經常激盪出截然不同的創意火花」。
 
2020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Impact Rankings),國立成功大學排名全臺最高,位列亞洲第2,全球第38名。該排名依據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做為大學對社會影響力的評比,成大共計11項進入世界百大。王筱雯表示,透過課程帶領年輕學子持續走入地方,廣泛鏈結多方知識領域、不同文化背景,結合理論學養與生活面向,期許具有跨領域永續發展人才,能為社會貢獻所學,與世界各國接軌。

 

點閱3621
分享至Googl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微博分享至LINE分享至facebook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