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間盤突出不可不慎!

報導記者
記者陳祺昌 / 台南市報導   2021-07-28 18:00
點閱3750
分享至Googl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微博分享至LINE分享至facebook

55歲陳先生是長期搬重物的典型工人,兩年前開始出現左側肩頸痠痛,原以為只是單純的落枕未予以理會,也一直沒有改善,直到最近開始有手掌麻木的情形。睡覺都會因為酸麻痛醒,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原本靠藥物控制不舒服的症狀,肌肉開始產生無力並出現明顯的萎縮。至神經外科門診就醫,接受磁振掃描後發現第六、第七節椎間盤突出,造成左邊神經孔狹窄。經過醫師建議,陳先生後來接受頸椎椎間盤切除合併骨融合術。三天後順利出院,後續門診追蹤時,酸麻痛的症狀已經完全改善,再也不用靠藥物來控制不舒服的症狀了。
 
頸椎椎間盤突出而導致脊髓及神經根受壓是常見的退化性疾病,容易發生在老年人、長期做增加頸部負擔的粗重工作、骨質疏鬆症、受傷者都可能造成頸椎椎間盤突出及骨刺增生的風險。現隨著3C智慧型手機和平板的普及,無論年輕人或老年人都成了低頭族。當頸部彎曲並一直維持同一個姿勢,頭部重量對頸椎椎體和椎間盤形成一定的壓力。長期下來很容易引起頸椎提早退化、椎間盤突出及骨刺增生。
 
頸椎椎間盤突出的典型症狀,從頸部背面和肩胛骨的地方開始酸痛,感覺像落枕一樣,順著肩膀、手臂,到手指並產生麻痺刺痛感。隨著時間增加,狀況越來越嚴重,導致肌肉無力使不出力氣(抬手、舉東西),精細的動作(握拳,拿筷子,梳頭,扭鈕扣等)無法執行,甚至會發生患部肌肉萎縮不可逆的狀況。
要如何做鑑別診斷呢?醫師會詳細詢問病人的病史、症狀,進行神經學相關檢查,以頸椎X光初步診斷椎間盤間隙是否有縮小或是頸椎是否有骨刺增生狀況,進而安排核磁共振檢查後可清晰地診斷神經壓迫的嚴重程度,醫師也會安排神經傳導檢查來評估周邊神經的功能,以排除周邊疾病如腕隧道症候群、尺神經病變等。
 
大部分的頸椎椎間盤突出以保守治療即可,首先需要矯正不良的姿勢,要盡量避免增加頸部負擔的運動或動作,讓頸部不會過度彎曲或過度伸張,在復健專科醫師指導下接受頸椎牽引,使其增加頸椎關節間的距離、幫神經根減壓,也可以接受中醫針灸,熱敷,吃藥打針等等來舒緩痙攣的肌肉。若是症狀開始變嚴重,例如長期疼痛甚至影響到生活、睡眠、工作,或手的肌肉明顯的萎縮,這時就建議及早進行外科手術治療。
 
“頸椎手術很危險嗎?成功率大概多少?”這是病人最常詢問的問題。主要因為目前普遍大眾都保留錯誤的迷思,認為只要是頸椎手術就容易造成癱瘓風險,或留下嚴重的後遺症。現今隨著醫療技術、儀器(如顯微鏡,骨材)診斷工具的進步,雖然手術會有風險(如脊神經受損,脊髓液外滲,食道、氣管或聲帶受傷,骨融合失敗等),只要做好術前評估,上述的風險已經是微乎其微。
醫生會從頸部前面劃開傷口,把頸部肌肉、血管、氣管和食道撥開,接著把椎間盤和位於上下節脊椎骨暴露出來。接著靠顯微鏡小心翼翼地把壓迫的椎間盤或骨刺切除,以達到神經減壓的效果。中間的空隙將植入移植骨或代替品(珠子),作為兩個脊椎骨之間的橋樑,以進行脊椎融合。病患術後3至5天便可出院,三至六個月後,移植骨或珠子會與上下的脊椎骨融合成一塊堅實的骨頭,在這期間患者必須配戴頸圈,減少移植骨或珠子滑動,增加融合情形,當然病患可以考慮植入「活動式人工椎間盤」,雖然目前無健保起付,但患者術後不必戴頸圈,頸部活動也不會受到限制。同時,也不易造成鄰近節退化的問題。
 
因此當被診斷出有頸椎椎間盤突出時,病人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當接受保守治療後不如理想,手術必然是一個好的選擇,且風險不高。無任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都有引進更精進的儀器和技術,不但大大降低了手術風險,更可加快痊癒和改善症狀,回到該有的生活品質。


點閱3750
分享至Googl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微博分享至LINE分享至facebook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