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最大發現! 道光御匾藏玄機 蟄伏兩百年「天衡保軸」現身

報導記者
秒捷記者 / 陳祺昌採訪報導   2019-06-24 17:00
點閱2371
分享至Googl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微博分享至LINE分享至facebook

皇帝若知「你匾不你匾」,欺君之人恐怕會被扁!高懸孔廟大成殿近兩百年的道光御匾「聖協時中」,於文資處委託學者維護過程中,透過現代化儀器檢測,在御匾下方發現「天衡保軸」四個字。
 
四字落款是嘉慶年間福建臺澎等處兵備道兼提督學政糜奇瑜敬獻,研判道光御匾是使用嘉慶年間的舊匾匾板來製作。由於臺南孔廟御匾是華人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御匾文物,此一特殊發現,高度彰顯出臺南孔廟御匾的歷史定位及工藝價值,以及在我國文資的重要角色。
 
負責檢測的一貫道天皇學院助理教授林仁政指出,道光御匾「聖協時中」四字底下居然還有「天衡保軸」四字,同層右側同時有陰刻落款「嘉慶十八年歲次癸酉孟秋 穀旦」,左側則有「欽命按察使銜分巡福建臺澎等處兵備道兼提督學政  軍功加五級紀錄十次糜奇瑜薰沐敬獻 糜奇瑜印」等陰刻落款。
 
根據史料記載,糜奇瑜(1762-1827) 字象輿、號朗峰,是嘉慶三年舉人,嘉慶16年(1811年)被任命為福建省臺灣兵備道兼督學政,加授按察使銜。他在治理臺灣5年期間頗有政績,據傳今臺北市內的酉陽街和秀山街,就是當時臺民懷念糜奇瑜而以其四川「酉陽州」和「秀山縣」原籍所命名的。糜奇瑜曾於嘉慶18年(1813年)贈送「妙手回春」匾額給位於小媽祖(臺南府城開基天后宮)街何厝的何世德先生,匾額落款為「嘉慶十八年歲次癸酉仲秋月 穀旦/欽命按察使銜分巡臺灣等處地方兵備道兼提督學政糜奇瑜為醫士何世德立」。因此推測當時原有的「天衡保軸」匾可能是糜奇瑜贈匾給府城廟宇,目前資料有限,尚無法得知當時贈匾的對象為何。
 
林仁政指出,匾板以下原有的舊文字,應該是使用陰刻的方式雕刻文字;為能再使用舊板供製御匾,早期匠師先以灰填補文字凹陷處後,再黏貼片狀文字於匾板之上;此次檢修,加上X光機照射,才讓這隱藏了兩百年(1813~2019)的重大秘密重現於世。

 
 

點閱2371
分享至Googl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微博分享至LINE分享至facebook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