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科大4度榮獲高教深耕補助 學生受益度蟬聯全國私科最高

報導記者
記者陳祺昌 / 台南市報導   2021-05-04 17:00
點閱3825
分享至Googl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微博分享至LINE分享至facebook

教育部公布110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審查結果,向來辦學績優、榮譽不斷的崑山科技大學4度通過評選,榮獲逾2.1億補助,這不僅是該校連續4年創下佳績,總補助經費仍榮登私立科大全國第一,學生平均受益度維持連續4年私立科大全國第一,讓鄰近學校望塵莫及,該校持續為學生爭取來更豐沛的學習資源,為企業打造優質人才!
 
崑山科大連續4年獲高教深耕補助,累積近7.48億亮眼成績,細數全校師生共同拚搏的績效,每項都亮眼,《遠見雜誌》調查2021企業最愛私立科大,該校大幅成長進步,榮登全國第6名,中南部第2名。崑大的「綠能科技研究中心」是獲得國際競爭力Global Taiwan研究中心補助的全國唯二私立大學,107年起連續3年獲教育部「國際技術人才培育學院計畫」且成立聯合實驗室,也是全國私校唯一,更創立技術服務公司(RSC)進駐台南沙崙科學城交大致遠產學平台,並與美國康乃爾大學合作培育「太陽光電暨分散式電網」人才培育環境,109年承接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拉美加地區友邦技職訓練計畫」之「綠能光電系統建置與應用技術西語班」,培養國際技術人才。
 
為建構跨域學習環境,培養學生關鍵基礎與多元能力,崑大打造類工廠的實際環境,獲教育部總補助近1.4億元啟用「織物染整及印花類產線基地」、「車用零組件生產自動化類產線基地」、「智慧聯網自動光學檢測類產線基地」及「機聯網、感知系統、機器人工程師iPAS實作考場建置暨人才培育計畫」,含自行建置「國際咖啡認證中心」等7間,共計11間「類產線工廠」,作為學生實作場域。
 
其中,在教育部評比補助下,更建置了iPAS機器人術科考場,4位老師獲得種子教師及監評委員授證,數量為全國之最,因而與上銀科技合作掛牌啟用全國唯一「機器手臂維修訓練中心」,為我國機器人產業貢獻學術力量,積極為臺灣工業提升儲備人才,進一步善盡USR責任。
 
除此之外,崑山科大投入網路大學數位學習等各項資源已達上億元,8年前更積極推動全校校務系統資訊化,如今對於疫情防護更提供了積極效用,除了獲教育部推動教學創新示範楷模學校外,亦為南部第一所建置「智慧環控PBL教室」的大學。在學習無國界、無地域、無時間限制的趨勢發展下,109年該校教學大樓全部56間數位教室已完成建置「雲端智慧型浮點與頻率運算之自主學習系統」,提升教師數位化遠距教學能量,更可進一步兼顧學生居家自主健康管理及防疫期間的學習需求,另教育部數位學習認證通過數量累計有50件,連續14年榮獲教育部「教育部數位學習認證」,為全國私立技職校院第一。

 
躍升學生實務技術能力成效有目共睹,已7度榮登教育部「技職之光」,獲得競賽卓越獎、技職傑出獎與證照達人,108、109年在「技職傑出獎」項目更是獲獎數最高的私立科大。在產學合作上與業界保持密切鍵結,連續8屆獲得中國工程師學會表揚肯定, 產學績優全國第一,是業界信任的合作夥伴。此外,教育部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有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的紅點設計獎(Red dot design award),是設計界重要的國際賽事關注的指標性獎項,崑大積極輔導學生參加國際設計競賽,近4年參與紅點設計概念獎,入圍作品高達37件,2020年公布「紅點設計概念排名」,更榮獲亞太區14名,為全國唯一入榜的私校。
 
為將學校研發能量與產業資源有效連結,培育產業所需之創新研發人才以共同創造產業價值,崑大遵循教育部推動「建構大學RSC孕育機制之大學產業創新研發計畫」,至108年起已成立3家公司,其中,閎創科技公司更通過2020至2021年科技部價創計畫第一、二期計畫總經費共1,880萬元,同時榮獲2020年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國家新創獎;另積極透過育成機制進而萌發創業種子,於2020年獲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計畫第一階段補助50萬元。
 
在「善盡大學社會責任」部分,崑山科大持續蹲點在地以盤點在地需求議題,與國內外區域產業共同建立求才、育才、選才及用才之一條龍的務實培育學生流程, 109年「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該校榮登全國私立科大第三名及南部科大第一,官田USR團隊因計畫執行成效良好榮獲「TCSA 2020台灣企業永續獎」大學企業責任之「銅牌獎」。
 
崑大校長李天祥說明,該校校務發展計畫的行動方案以「學生問題導向之教學核心」課程規劃設計,除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及跨領域解決問題能力,藉由延攬業界師資陣容與教學資源之連結、積極辦理社區交流與服務、強化與鄰近學校之交流與合作之資源分享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學校校務發展計畫行動方案完全對接教育部的高教深耕計畫四大目標。該校將持續藉由課程改革、創新教學及厚植研發產學發展等策略,以培育學生具備實作、創新、跨域整合、資訊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並增進學生的國際移動力,再創學校發展特色及技職教育輸出願景。

 
 

點閱3825
分享至Googl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微博分享至LINE分享至facebook

留言評論